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

园区类型:高新区

产业集群:食品饮料,机械设备,十八大热点

辽宁-阜新

园区简介

  宁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2006年8月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2001年9月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是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设立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区域面积15.49平方公里,人口2万人。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2万人。  高新区成立以来,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产业基础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农产品(食)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三产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经济稳健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50%以上;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主要功能区域实现“六通一平”;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高新区成为阜新市新城区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日益显现。  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2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4亿元,工业生产总值完成48.34亿元,招商引资域外资金到位21.59亿元,增长速度列居全市县区前列。入区企业(项目)已由园区成立之初的2户企业发展到目前的119户,涵盖服务业、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十几个门类。世界500强日本住林木业、国内500强伊利乳业、世界著名财团华丰食品、国内第一大花生油生产企业山东鲁花等国际国内著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入住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乳品、肉制品、速冻、粮油、果蔬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框架。凯隆置业、福鑫一品、金地盛园等服务业项目建设初具规模。全区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6户。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高新区坚持把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发展理念,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条件,积极改善民生,为近千名原农场职工和失地农民办理了“农转非”;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近4000人;将失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并办理合作医疗保险;近200多户农民(棚户区居民)搬迁到新楼房;解决了八家子村村民长期饮用“含氟水”问题;新建的小学教学楼替代了服用57年的平方校舍。有线电视、通讯、自来水等生活设施实现户户通。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夯实和弘扬“高新利益至上”这一思想基础,牢固树立责任理念、危机理念、又好又快理念、规范协调理念和创新理念,全力打造团结稳区工程、发展富区工程、项目兴区工程、服务壮区工程和城建繁区工程,抢抓机遇,负重拼搏,为圆满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阜新转型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园区优势

  高新区成立以来,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产业基础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农产品(食)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三产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经济稳健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50%以上;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主要功能区域实现“六通一平”;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高新区成为阜新市新城区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日益显现。  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2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4亿元,工业生产总值完成48.34亿元,招商引资域外资金到位21.59亿元,增长速度列居全市县区前列。入区企业(项目)已由园区成立之初的2户企业发展到目前的119户,涵盖服务业、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十几个门类。世界500强日本住林木业、国内500强伊利乳业、世界著名财团华丰食品、国内第一大花生油生产企业山东鲁花等国际国内著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入住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乳品、肉制品、速冻、粮油、果蔬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框架。凯隆置业、福鑫一品、金地盛园等服务业项目建设初具规模。全区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6户。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高新区坚持把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发展理念,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条件,积极改善民生,为近千名原农场职工和失地农民办理了“农转非”;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近4000人;将失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并办理合作医疗保险;近200多户农民(棚户区居民)搬迁到新楼房;解决了八家子村村民长期饮用“含氟水”问题;新建的小学教学楼替代了服用57年的平方校舍。有线电视、通讯、自来水等生活设施实现户户通。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夯实和弘扬“高新利益至上”这一思想基础,牢固树立责任理念、危机理念、又好又快理念、规范协调理念和创新理念,全力打造团结稳区工程、发展富区工程、项目兴区工程、服务壮区工程和城建繁区工程,抢抓机遇,负重拼搏,为圆满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阜新转型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园区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