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

园区类型:开发区

产业集群:汽车工业,家电数码,建材冶金

浙江-宁波-慈溪市

园区简介

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含龙山镇),东与镇海区接壤,南与江北区相连,西接掌起镇,北临杭州湾,是慈溪市“东融宁波”、“北承上海”的前沿阵地,也是宁波都市圈向北融入长三角地区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版图的重要节点。
一、简介
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含龙山镇),东与镇海区接壤,南与江北区相连,西接掌起镇,北临杭州湾,是慈溪市“东融宁波”、“北承上海”的前沿阵地,也是宁波都市圈向北融入长三角地区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版图的重要节点。其前身是慈东工业区(海涂围垦形成)。2004年6月,慈溪市政府启动建设慈东工业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实行“由市主导并协调各相关镇(街道)共同参与”的开发模式,当时定位是“慈溪中小企业集聚区”。2006年5月,慈东工业区管委会正式成立。2010年,随着杭州湾新区体制调整,以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市区域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慈东工业区成为全市最重要、最具潜力的产业大平台。2011年8月,慈溪市委、市政府作出成立并加快开发建设慈东滨海区的重大决策,规划面积调整为168平方公里,目标定位是“千亿级海洋经济大平台、省内一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及产城融合发展现代化滨海新城”。2014年8月,慈东滨海区升级成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慈溪市委、市政府进行慈东片区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经济开发区与龙山镇合署办公,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
产业集聚区是滨海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块,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分五期开发建设:一、二期22平方公里已基本建成,累计出让土地1.3万余亩,现有落户企业315家、投产企业210家,以家电、汽配、化纤、金属加工等慈溪传统优势产业为主,近几年加快引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项目,如石墨烯、向隆机械等;三、四期20平方公里是近中期开发建设重点,可出让土地2万余亩,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为发展方向,努力引进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目前已有大世界新材料、海尔产业园、丰树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五期27平方公里为远期发展储备空间,目前正加快海涂围垦,发展方向为海洋装备及智慧产业。2013年,产业集聚区实现工业产值250亿、增长25%,财政收入4亿、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52亿、增长10%;2014年,预计工业产值300亿、增长20%,财政收入5亿、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保持50亿总量规模。
二、开发区优势
滨海经济开发区拥有三大发展优势:一是交通物流优势,现有交通条件下,上沈海高速仅需15分钟,到宁波市区仅需半个小时,规划建设的杭甬高速复线(沿海高速)穿过产业集聚区并设两个出入口,建成通车后,半小时可到北仑港码头及宁波机场,一个半小时可到杭州、上海两地机场,届时将更好融入长三角地区路网体系,全面提升交通物流运力能级;二是发展空间优势,产业集聚区三、四、五期3个区块,连片待开发面积近47平方公里,龙山新城连片待开发面积近10平方公里,土地储备总量超过8.5万亩,为开发区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空间保障;三是宁波同城优势,在地理位置上滨海经济开发区紧邻宁波市区,具备承接功能辐射、实现同城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随着长邱线延伸段、沿海北线、宁波城际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规划建设,将大大缩短与宁波主城区的交通距离,加速凸显城市功能共享优势。

园区优势

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是慈溪“东融宁波”的前沿门户,也是宁波都市圈向北融入长三角地区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版图的重要节点,整体位于沪、杭、甬三大都市圈的中心地带。随着长邱线延伸段、沿海北线、沿海高速、宁波城际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的规划建设,半小时可达宁波市中心,一个半小时交通圈内,同时拥有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宁波栎社四大国际机场以及上海港、宁波港两大深水良港,战略区位条件十分突出。
滨海经济开发区拥有三大发展优势:
一是交通物流优势,现有交通条件下,上沈海高速仅需15分钟,到宁波市区仅需半个小时,规划建设的杭甬高速复线(沿海高速)穿过产业集聚区并设两个出入口,建成通车后,半小时可到北仑港码头及宁波机场,一个半小时可到杭州、上海两地机场,届时将更好融入长三角地区路网体系,全面提升交通物流运力能级;
二是发展空间优势,产业集聚区三、四、五期3个区块,连片待开发面积近47平方公里,龙山新城连片待开发面积近10平方公里,土地储备总量超过8.5万亩,为开发区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空间保障;
三是宁波同城优势,在地理位置上滨海经济开发区紧邻宁波市区,具备承接功能辐射、实现同城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随着长邱线延伸段、沿海北线、宁波城际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规划建设,将大大缩短与宁波主城区的交通距离,加速凸显城市功能共享优势。

园区图库